当前位置: > 论文中心 > 教育论文 >

教学表情暴力摭谈(2)

时间:2013-10-09 11:03 点击:
改革开放以来,人们的思想也呈现开放的态势,一切新的事物迫使人们努力地去认识、接受,社会的诱惑也愈来愈多,社会的问题也更直接地呈现给人们:公与私、贫与富、强与弱、正义与邪恶、公平与不平、生存与病痛、财

  改革开放以来,人们的思想也呈现开放的态势,一切新的事物迫使人们努力地去认识、接受,社会的诱惑也愈来愈多,社会的问题也更直接地呈现给人们:公与私、贫与富、强与弱、正义与邪恶、公平与不平、生存与病痛、财富与尊严、人类与自然等,时刻冲击着人们的神经,生活的压力与日俱增。本应及时地抒发自我的负面情绪,但更多的人无法正确地对待自己内心的波涛,无法坦率地与亲人朋友交流内心脆弱的一面,压力得不到舒缓,又不能有效地承受,无奈写到脸上,呈现出了僵硬、漠然、冷酷的表情,伤害自己的同时也伤害着别人。
  教师就是这样一个倍感压力的群体,中国教师更是以极大的坚韧承受着方方面面的压力。微薄的收入、弱势的尊严、家庭的难题等,很容易给教师雕刻上一副僵硬的面容。
  1.3学生现状悲剧使然
  倘若再加上教师付诸以心血的对象的漠然,那我们的课堂该是什么样的课堂,我们的教育该是什么样的教育呢?
  几乎所有的教师都遭受过学生的漠然,它比踩踏事件更可怕,这是社会悲剧,更是教育的缺失。我们的教师在他们的身上寄予了全部的希望,付出了艰辛的血泪。一篇质地优美的文章打动不了他们的心,极具教育意义的电影他们毫无兴趣,对生命的意义他们漠不关心,“我不会”、“我不行”、“不想做”、“不感兴趣”、“不用你管”成为他们振振有辞的理由;甚至愤怒你在他身上过多的友善之辞,满脸的桀骜不驯,冲击着教师的教学热情。这是学生层面的表情暴力,它助推着教师教学表情暴力,给教育带来的影响是负面的、巨大的。
2教学表情暴力的消弭
  马斯洛的需求层级论,皮格马利翁效应以及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观都强调构建良好氛围、宽松环境对学习的正面影响,现代心理学研究也指出保持愉悦情绪能获得最佳的活动效果。因此,教学表情暴力必须消除。
  2.1良好教学表情的正面影响
  课堂教学是双向交流的过程,情感能否和谐,合作能否默契,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。教师应善于运用自己的表情,搭建心灵沟通的彩桥,去激励学生,使学生心所向之,以愉悦、快乐、松弛的心态学习,发挥学生的创造性,保护学生的自尊心。以亲切和蔼、饱满热情、尊重宽容、公正无私、可亲可敬、可信可近的面容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。如果教师从踏上讲台的那一瞬间到课堂的终止,脸上始终洋溢着灿烂的笑容,那学生的心情首先是轻松的,他们会在教师不断变化的面部表情的感染力下,主动参与课堂活动,对于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也一定能较好的接受。长久坚持下去,学生的自信能得以增强,能以积极地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。
  良好教学表情能释放教师的心灵,弥补学生情感的缺口,真正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。
  2.2消弭教学表情暴力的途径
  如何消弭教学表情暴力?应该遵循审视自身、宽容他人、感染他人的原则。
  2.2.1教师努力克服教学表情暴力
  教师是高素质的社会群体,接受过系统的教育,应该深知教育的内涵、教育对象的心理,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。面对各方面的压力,教师应坦然地面对,勇敢、智慧地排除,要用极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展示作为教师的全面素质,不迁怒、不言弃、不喜怒无常,尤其不能把情绪带到课堂中。
  课堂是没有诸多浮华的神圣之地,在此孩子们可以和老师、同龄人坦诚交流。自然而真诚、丰富而适度、开朗而温和的面容是教师内心活动与外在表现的统一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这样告诫教师:“要善于运用表情……不能单纯地作舞台式表演的那种表情。要有某种的传动带,这个传动带应当把你们的完善的人格和表情结合起来。这种表情不是死板的表情,不是机械式的表情,而是我们心灵里所具有的那些变化了的真实的反映。”可见,教师应竭力避免“脸谱化”的表情,不真诚的表情往往会形成“情绪辐射”,难以有效地调节课堂气氛,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。同理,发自内心的表情最能打动别人,教师的表情应该在亲切和蔼这一“基调”下而富于变化。
  2.2.2教师绝不以表情暴力对抗表情暴力
  当遭遇学生层面的表情暴力,教师不能简单地以表情暴力来对待。倘若为维护自己的尊严,粗暴地发怒,只能使教育陷入僵局,甚至一发不可收拾。教师在对待学生成长问题时,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,以宽容之心看待他们,尤其是面对学生的表情暴力,教师冷静自己,深吸一口气,退一步海阔天空,想想自己为学之时,不也一样困惑吗?还不如情真意切地帮助他们,听听他们的心声,给他们鼓励,帮他们度过难关。

   论文榜(www.zglwb.com),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、投稿辅导的网站。
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,寻求投稿辅导代理,快速投稿辅导,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:省级投稿辅导/国家级投稿辅导/核心期刊投稿辅导//职称投稿辅导。


栏目列表
联系方式
推荐内容
 
QQ在线咨询
投稿辅导热线:
189-6119-6312
微信号咨询:
18961196312